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

“薛蟠怎么会又打死人的?他避出去,走在途中,走着走着,看到个熟人。是什么人呢?蒋玉菡带的戏班子。蒋玉菡现在年纪稍微大一点了,自己不上旦角了,带起了一个戏班子。薛蟠本来就认得他,从前在冯紫英家跟宝玉一起喝酒应酬嘛!蒋玉菡是一个伶人,长得漂亮,他们在途中又去吃饭喝酒叙旧,那个店里面的酒保,就是跑堂的,看蒋玉菡长得好,就拿眼睛瞟他。人家看蒋玉菡也不行,这个薛蟠霸道,他就莫名其妙吃飞醋、生气。薛蟠这个人本来就粗暴、骄横,呆霸王嘛!官二代、富二代的毛病通通在他身上。偏偏第二天薛蟠又自己去喝,看见那个跑堂的就叫他换酒,那个人来晚了一点,薛蟠就借故骂他,那个人不依,薛蟠拿起酒碗要去砸他。那个人也是有点泼皮的,就说你砸、你砸、你砸啊,意思是你敢吗?薛蟠拿起酒碗就给他“嘣”的一声砸下去,头破血流,大概瓷器破了,那种尖的东西戳到脑了,就砸死人了。这下子薛蟠闯祸了,当然被捉了起来。薛家急得不得了,又拿银子又拿东西去打点,这边反正闹成一团。从这里可知当时官场黑暗,犯了案可以拿钱解决,而且官官相护。薛蟠这个案子比较严重,要花好多钱才搞得定,薛蝌帮着奔走,一时间还没结果。”

看看下面这个地方有个细节有意思。宝玉就告诉袭人,这个薛蟠因为怎样出了什么事情。袭人一听,就说,你还讲呢!薛大爷就是跟这些混账混在一起,才闹得人命关天,还提这个,还白操心!宝玉又说自己不闹什么,只是偶然想起提一提。袭人笑道:“并不是我多话。一个人知书达理,就该往上巴结才是……”我想非常讽刺,她最后嫁个“混账”,就是这个蒋玉菡。我想,这里有一点讽刺袭人。

宝玉又来探望黛玉了,看黛玉拿了一本书www.99csw.com把自己的满腹心事讲出来,若是不出声了,没话讲了,多半因为找不到知音,没有人懂,干脆不讲了。黛玉跟宝玉的爱情,的确是“高山流水,得遇知音”。宝玉在史湘云、袭人面前讲:只有林妹妹懂我。他们都劝他去考试什么的,他一听就说:“姑娘请别的姐妹屋里坐坐,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。”袭人跟湘云说:你不知道,宝姑娘说几句还被他讲一顿。袭人不懂他跟林姑娘之间的那种感情。林姑娘耍小性子戳他几句,他反而凑过去献殷勤,他说:林妹妹要是不懂我,我早就不理她了,她懂我。他们两个交心的那一段,写得很动人。

这里宝玉听黛玉讲怎么弹琴,兴奋得不得了,说:“好妹妹你既明琴理,我们何不学起来。”黛玉道:“琴者,禁也。古人制下,原以治身,涵养性情,抑其淫荡,去其奢侈。若要抚琴,必择静室高斋,或在层楼的上头,在林石的里面,或是山巅上,或是水涯上。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,风清月朗,焚香静坐,心不外想,气血和平,才能与神合灵,与道合妙。所以古人说‘知音难遇’。若无知音,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,苍松怪石,野猿老鹤,抚弄一番,以寄兴趣,方为不负了这琴。”她讲要怎么整衣冠、择场所,弹琴是一种心境、仪式,她也想把自己的心声弹出来给他听。讲着这个琴的时候,一个小丫头捧着一小盆兰花来了,说:“太太那边有人送了四盆兰花来,叫给二爷一盆,林姑娘一盆。”黛玉看时,却有几枝双朵儿的,心中忽然一动,也不知是喜是悲,便呆呆的呆看。那宝玉此时却一心只在琴上,便说:“妹妹有了兰花,就可以做《猗兰操》了。”黛玉听了,心里反不舒服。

黛玉非常敏感,兰花来了,当然她自己是幽兰一朵,双头兰,一对兰花,就好像另外那一朵是宝玉。《猗兰操》是歌颂兰花的古曲,谱一曲《猗兰操》是何等美满。可是她又怎么想呢?回到房中,看着花,想到“草木当春,花鲜叶茂,想我年纪尚小,便像三秋蒲柳。若是果能随愿,或者渐渐的好来,不然,只恐似那花柳残春,怎禁得风催雨送”。想到那里,不禁又滴下泪来。黛玉心中一直有一种恐惧,知道自己身体不好,吐血了嘛!三秋蒲柳,恐怕撑不住,她晓得“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”。宝玉是个知音,对她那么担待,那么爱护,可是自己身体不争气,没有父母撑腰,这场婚姻哪里能够这么容易啊!黛玉触景生情,又伤心起来。